泰晓科技 -- 聚焦 Linux - 追本溯源,见微知著!
网站地址:https://tinylab.org

泰晓Linux知识星球:1300+知识点,520+用户
请稍侯

红黑树 IN Linux (三)

Chen Jie 创作于 2016/10/07

By Chen Jie of TinyLab.org 2016-10-07 21:11:17

前言:

本系列的第一篇,回顾了红黑树的 5 个约束条件,以及 Linux 实现的红黑树额外拥有的俩特性:lockless lookupaugment第二篇,展示了删除红黑树的一个节点,如何“再平衡”。本篇将展示,向红黑树中添加一个节点,如何“再平衡”。

下图展示了向红黑树中添加一个节点的两种情形: image

图中,用 辐线包裹 来标识新添加的节点:

  • 左边:新加入节点“12”,恰好仍满足红黑树 5 个约束条件,无需“再平衡”。
  • 右边:新加入节点“122”,破坏了红黑树约束条件 4,需“再平衡”。

前篇为方面描述,将 没有子节点(或说子节点都是 NULL)的节点称为“叶子节点”;只有一个子节点的(或说某个子节点是 NULL)的节点称为“半叶节点”。

此处可见,新添加的节点,总是在 “(半)叶节点”上。这是因为,红黑树的任一节点,在排序中,其前一节点为 左子树中最右的(若左子树存在);其后续节点为 右子树中最左的(若右子树存在)。而所谓“最右”或“最左”,实际上就是“(半)叶节点“(不然还有左/右子,就不是最左或者最右啦)。

由上图,向红黑树添加一个节点,可能导致约束条件 4 违例,需“再平衡”,以下讨论此过程。

红黑树:添加一个节点

我们从一个函数调用栈入手:

// http://lxr.free-electrons.com/source/lib/rbtree.c?v=4.8#L418
void rb_insert_color(struct rb_node *node, struct rb_root *root)
{
	__rb_insert(node, root, dummy_rotate);
}

参数一为新添加的节点,该节点的加入可能导致约束条件 4 违例,需本函数来“再平衡”。

实际干活的函数 __rb_insert,其骨架为:

// http://lxr.free-electrons.com/source/lib/rbtree.c?v=4.8#L97
__rb_insert(struct rb_node *node, struct rb_root *root,
	...)
{
	struct rb_node *parent = rb_red_parent(node), *gparent, *tmp;
 
	while (true) {
		/*
		 * Loop invariant: node is red
		 *
		 * If there is a black parent, we are done.
		 * Otherwise, take some corrective action as we don't
		 * want a red root or two consecutive red nodes.
		 */
		if (!parent) {
			rb_set_parent_color(node, NULL, RB_BLACK);
			break;
		} else if (rb_is_black(parent))
			break;
 
		gparent = rb_red_parent(parent);
 
		tmp = gparent->rb_right;
		if (parent != tmp) {	/* parent == gparent->rb_left */
			...
		} else {		/* parent == gparent->rb_right */
			...
		}
	}
}

一些隐含的前提为:

  1. 新加入的节点 —— node 天然地设为红色
  2. node 的 parent 为红色,则违反约束条件 4,正是本函数用武之地。
  3. node 的 parent 为红色,则根据约束条件 2,必有 grandparent。

根据 parent 为 grandparent 左子,还是右子,分成两大块处理。两块的处理流程是对称的。

下面以 parent 在右为例,阐述代码中的 Case1 - Case3。

Case1

当 parent 的兄弟节点为红色时,落在 Case1。注意,据约束条件 4,grandparent 为黑色。

image

此时,交换 grandparent 和其两子的颜色,再进入下一轮循环

注意,图中 parent 用 橙色墨迹 圈出。

Case2 和 Case3

  • Case2:parent (橙色墨迹 圈出)的兄弟节点为黑(或不存在,即 NULL - 严格意义上的叶节点。按照红黑树约束条件 3 定义,叶节点都是黑色);且 node (辐线 包裹)为 parent 的左子。
  • Case3:parent (橙色墨迹 圈出)的兄弟节点为黑(或不存在);且 node (辐线 包裹)为 parent 的右子。

image

Case2 在 parent 上进行右旋,变化到了 Case3。注:图中伴随右旋,parent(橙色墨迹 圈出)由 P 变为 N;node(辐线 包裹)由 N 变为 P。

Case3 在 grandparent 上进行左旋。注:旋转操作同时交换位置和颜色。

最终达“平衡”。

后记:再看 lockless

本系列第一篇中,介绍lockless lookup 中,提到单靠 父向子指针 的原子访问,准确性仍有失。为达到一致的准确性,出现了 latch 版本的红黑树:

image

latch 版本红黑树,借助 seqlock,来达到多个读者和一个写者的并发访问:

  • 维护两个红黑树,更新时依次更新
    • 先增 seqcount,此处改变了奇偶,让随后读者先去访问另一(不在更新的)树。
// http://lxr.free-electrons.com/source/include/linux/rbtree_latch.h?v=4.8#L142
latch_tree_insert(struct latch_tree_node *node,
                  struct latch_tree_root *root,
                  const struct latch_tree_ops *ops)
{
        raw_write_seqcount_latch(&root->seq);
        __lt_insert(node, root, 0, ops->less);
        raw_write_seqcount_latch(&root->seq);
        __lt_insert(node, root, 1, ops->less);
}
  • 读者访问其中一树,通过比对 seqcount,确认返回结果是否准确。
    • 具体该访问哪棵树?选择索引为 seqcount & 1 的树,该树大概率下不在更新中。
// http://lxr.free-electrons.com/source/include/linux/rbtree_latch.h?v=4.8#L197
static __always_inline struct latch_tree_node *
latch_tree_find(void *key, struct latch_tree_root *root,
                const struct latch_tree_ops *ops)
{
        struct latch_tree_node *node;
        unsigned int seq;

        do {
                seq = raw_read_seqcount_latch(&root->seq);
                node = __lt_find(key, root, seq & 1, ops->comp);
        } while (read_seqcount_retry(&root->seq, seq));

        return node;
}

留意:

  1. latch 版本的红黑树,限制了红黑树的更新和查找 —— 需指定一组 “visitor 函数”。这就好比某结构体的遍历方式,原是宏版本的 FOREACH;现在改成了函数版本的 foreach,需要传入 “visitor 函数”。

  2. 各种访问临界区的方式:

第 2 点中细节处,颇有些趣问题,比如

  • raw_write_seqcount_latch 为啥不写成原子操作(WRITE_ONCE)?特别是再对比读端 raw_read_seqcount_latch 和 read_seqcount_retry,一个是 READ_ONCE,一个不是。
  • rcu_assign_pointer 为啥写得如此复杂?
  • 各种访存 barrier(s)(smp_wmb/smp_read_barrier_depends/smp_rmb/mb)区别是啥?

后记:加入! Linux hacking

浏览了这许多代码,是否也跃跃欲试了呢?想要试验下,搞明白代码行为??或是发现了代码中的瑕疵和缺陷,想要向官方提补丁?

首先,需要试验 / 验证你的补丁,这时可在虚拟机中运行补丁后的内核。。。那么问题来了,怎么方便地搭建试验环境呢?不妨试试本站「基于 Docker/Qemu 快速构建 Linux 内核实验环境」一文。

接下来,想要向社区提交你的补丁?Linux 内核社区是一个健全的开源社区,有许多制度来保障良性发展。若要合作愉快,就需了解其中规范。本站「Linux upstream: 给 Linus 发个 patch 吧」一文中,几位社区的开发者现身说法,结合规范文档,丰富叙述此事。

最后,如果你用着程序员最爱的 gmail 邮箱,如何让 git send-email 透过 gmail 发补丁呢?首先启用 google 账户的两步验证,接着为本地 git 连上 gmail,设置一个专用密码;然后配置 git

# vi ~/.gitconfig
[sendemail]
	from = Your Name <yourname@gmail.com>
	smtpencryption = tls
	smtpserver = smtp.gmail.com
	smtpuser = yourname@gmail.com
	smtpserverport = 587

配置好了,现在,将补丁发出:

$ git send-email --cc=somebody@xxx --cc=somebody@yyy --to=somemailinglist@zzz the_patch.patch

# 首次发送,会提示输入密码,输入前述专用密码即可
#   git 会通过 git credential,自动将密码保存在 *密钥环管理器* 中。
# 如出错,可在 send-email 之后,紧跟一个 --smtp-debug=1 来看下具体细节

后记:树、面试与找工作

较为遗憾的是,工作这些年来,几乎没有接触和显式地用到树。这种情况,估计也不算个例。因此,从实用角度而言,也许也只在面试环节,会遇上树这类话题吧。

聊到面试,就来了永恒的话题,找工作,或者更高级地说法 —— “职业规划”。这个过程,是这样的:

首先,看到各式各样的 职位描述(JD),大体特点是非常细分、专业化的。但对于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,或是像笔者这样的,信仰技术的通透和通用,更注重这方面的积累和成长。事实上,优秀公司的职位,是专业细分的;但卓越公司的职位,却是返璞归真,反过来强调应聘者的技术通透性,这点可参见 google 的 JD。


从笔者的经历而言,将通用能力的成长,又分为俩方面

  • “蓝色”能力的成长:这是对职场范式的掌握程度。
  • 比如,看到企业中一个任务是怎么运作的:包括它的投入产出评估、时间计划(没错,许多情况是看着时间排任务,而不是任务多少排时间)、任务分解、阶段目标设定、核对完成状况与妥协、响应新变化以及最后的绩效考核。
  • 对于个人,比如团队协作,沟通如何达意;面对异议,如何坚持与妥协;如何面对质疑;如何面对情绪;如何信任与放权,却又产出符合预期;如何保留余地。
  • 又比如连续高强度地工作,能力极限在哪;如何聚焦;如何恢复精力。
  • 再比如对所处理业务的估计能力,条件发射式地对应到时间代价,精力代价(嗯,不是人力,是精力。有些粗糙管理,看员工是否深度加班,对大多数人而言,连续大强度加班,精力下降,好比一场球赛中的垃圾时间。。。),以及是否可行(说“不可行“可比其他答案要难得多)。
  • “橙色”能力的成长:这是技术能力的成长。
  • 比如更广泛地了解技术,所谓全栈工作能力。
  • 更深入地了解技术,深知计算机体系结构,从而举一反三、融会贯通。
  • 有了广度和深度,便能在不同的域架起“桥”,便有了创造,并体验了创造的乐趣。
  • 创造是乐,但也许最终未成型,变为失落;乐乐忧忧喜喜悲悲,终于看淡,得释心,便有了宏观架构上的敏锐感觉。

初入职场,选择一个大公司,能有效锻炼“蓝色”能力,知道职场范式,知道公司如何依据范式招聘,从而也知道如何按照范式强化己的竞争力,最终能更好流动于职场的未来工作机会中 —— 但,另一角度而言,这也是个格式化的过程(或说,职业认知的定形)

而选择一个创业型的小公司,则“蓝色”能力成长也许并不全面;但“橙色”能力成长则较显著 —— 创业公司并非高度分工,因此有 对技术全景了解 的机会。机会给予了特别视角(或氛围),从而可能突破认知局限,更上一层楼。


另一方面,抛开上述这些宏观论调,面试中会有哪些着眼点呢?这里粗略地捡三点,更多观点欢迎在评论区里点燃:)

  • 关注自由度:
  • 自由度一方面是指工作中能表达和实践己见的程度,俗语“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”是一个自由度极低的例子。
  • 自由度的另一方面,是关于状态锁定的 —— 当缺乏第一方面自由度的工作占据了全部精力,以至于无暇作出改变,从而现状维持的情形。
  • 了解面试官(特别是经历相似的)加入企业后的发展历程,侧面了解状态锁定的程度。
  • 关注团队的直属领导:
  • 他/她是否具备技术上洞察力;是否认同其技术感觉和判断;是否认同其行事方式等。
  • 了解面试职位所在团队信息,了解面试官在团队中的角色,倾听他们各自对团队的观点,从各个侧面来了解此处关注。
  • 企业大环境也许并不高歌猛进,但好的团队领导却能让人受益非浅;反之,即便在一个奋进的企业,团队也处地融洽,一个技术和行事风格与己相左的团队领导,会造成工作上相当的困难。
  • 关注企业史:
  • 企业是怎样活下来,通常地,就会怎样活下去。
  • 如何获得第一桶金,如何孵化出第一个养活的业务,这些经历会成为基因一样的东西留在企业 —— 这也许不能直接感受到,却在一段时间后,成为看不见的墙一样的存在。
  • 了解企业史,更好地预见在企业中的发展,从长计议。

附加题:google 面试十问

领英上瞧见的转帖:「google 面试十问」大体表达过于细末,似孔乙己问“茴字的几种写法“。此处转载,就着上节进一步铺陈、并制造一些沉浸感 :)

    1. What is the opposite function of malloc() in C?


    2. What Unix function lets a socket receive connections?


    3. How many bytes are necessary to store a MAC address?


    4. Sort the time taken by: CPU register read, disk seek, context switch, system memory read.


    5. What is a Linux inode?


    6. What Linux function takes a path and returns an inode?


    7. What is the name of the KILL signal?


    8. Why Quicksort is the best sorting method?


    9. There’s an array of 10,000 16-bit values, how do you count the bits most efficiently?


    10. What is the type of the packets exchanged to establish a TCP connection?




附上个人答案,供参考,误请不吝吐槽:

    1. What is the opposite function of malloc() in C?

      free(),简单吧。


    2. What Unix function lets a socket receive connections?

      accept() 啦。面向连接的标准编程步骤:server bind()listen(),然后阻塞在 accept() 上,当 client connect() 来时,server 处 accpet() 返回一个建立好的连接。


    3. How many bytes are necessary to store a MAC address?

      MAC 地址是 48 位,6 字节。顺便问一句,记得 IPv4 地址多少位吗?IPv6 呢?答案是 32 位(4 字节)和 128 位(16 字节)。


    4. Sort the time taken by: CPU register read, disk seek, context switch, system memory read.

      读寄存器最快;读内存次之;然后是上下文切换(上下文切换也要访存,故不可能比读内存快);最慢的是磁头寻址,该会发生上下文切换来让出 CPU。


    5. What is a Linux inode?

    文件对象(普通文件,设备节点,socket 和 pipe 节点)的节点,存有对象的元数据。


    6. What Linux function takes a path and returns an inode?

    这该是说内核的函数吧?kern_path() 然后取path.dentry->d_inode


    7. What is the name of the KILL signal?

    KILL 是用来强制杀掉进程的信号(只要进程不在不可中断睡眠,均可被杀),它,它。。。有 name 吗?是说 9 吧??


    8. Why Quicksort is the best sorting method?

    Quicksort 性能最优为 O(nlog n),最差为 O(n^2);空间复杂度(递归调用)最坏为 O(log n)。其有力的竞争对手为 Heapsort,性能表现更稳定 —— 最差情形也为 O(nlog n),空间复杂度为 O(1)。

    但实践中,通常 Quicksort 性能更好,因算法能优化实现,例如访存的局部性好,详见这篇:Why is quicksort better than other sorting algorithms in practice?

    下面贴一些细节,回忆下 Quicksort 算法:

# 伪代码来自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Quicksort
algorithm quicksort(A, lo, hi) is
if lo < hi then
    p := partition(A, lo, hi)
    quicksort(A, lo, p – 1)
    quicksort(A, p + 1, hi)

    在一组数中,partition() 函数挑其中一数(pivot) 来分组:小于等于 pivot 的在左(数组索引的区间为“[lo-p)”);大于 pivot 的在右(数组索引的区间为“(p-hi]”)。两组再分别递归调 Quicksort。下图为经典 partition 函数的示意:

image

    上图中,i 追着 j。在改进的 partition 函数中,i 和 j 相向而遇:

image

    留意此 partition 方法中,pivot 并不居中:小于等于 pivot 的在左(数组索引的区间为“[lo-p]”);大于 pivot 的在右(数组索引的区间为“(p-hi]”)。

    如果运气够好,开始、及之后每次递归选的 pivot 都将数组 近乎二等分,则长度为 n 数组,排序经历 log n 层。每层中的各区段,再一分为二(partition)需遍历区段内各元素,全部区段粗算需遍历 n 个元素。粗计为 nlog n,故而性能最优为 O(nlog n)。相反,运气够背,开始选的 pivot 将数组分为 1 和 n - 1 两部分,之后每次递归恰好也是,则经历 n - 1 层。每层全部区段粗算需遍历 n 个元素,粗计为 n(n - 1),故而性能最差为 O(n^2)。

    由此可见 pivot 的选择很重要。实践中,采用“分段取中位数再取中位数”,或是随机选择(pivot 选择应用到上图俩 partition 方法:将选中的数 与 数组尾数对调 即可)。

    最后,Quicksort 空间复杂度,来自递归的空间开销。这里引一概念 —— “尾递归”,是指函数结尾处有递归调用 —— 函数执行尾递归时,没必要再垒起一 函数调用帧,而是直接复用当前帧。现规定尾递归的 Quicksort 总是处理 分出两段中最长的一段 —— 当每次递归分出两段均等时,递归深度为 log n 次,故空间开销为O(log n),这是空间复杂度的最坏,却也是性能上的最优;另一方面,当每次递归分出两段,分别是 1 和 rest(余下元素) 时,由于按规定较长的 rest 尾递归处理掉了,故空间复杂度为 O(1),这是空间复杂度的最好,却也是性能上的最差。


    9. There’s an array of 10,000 16-bit values, how do you count the bits most efficiently?

    本问题问,数组中置 1 的位有多少?这是考较对计算机指令、二进制运算的理解。首先最直接的:x86 上,带有 SSE4 的处理器,同时支持 POPCNT 指令:数整数中置上 1 的位数。

    但如用纯 C 实现,优化的实现是怎样的?

int popcount_1(uint64_t x) {
①   x = (x & m1 ) + ((x >>  1) & m1 ); // m1  的二进制形式为 01 01 01...
②   x = (x & m2 ) + ((x >>  2) & m2 ); // m2  的二进制形式为 0011 0011 0011 ...
③   x = (x & m4 ) + ((x >>  4) & m4 ); // m4  的二进制形式为 0000 1111 0000 1111 ...
④   x = (x & m8 ) + ((x >>  8) & m8 ); // m8  的二进制形式为 00000000 11111111 ...
     
    // m16 的二进制形式为 0000000000000000 1111111111111111 ...
⑤   x = (x & m16) + ((x >> 16) & m16);
     
    // m32 的二进制形式为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
⑥   x = (x & m32) + ((x >> 32) & m32);
    return x;
}
 
// 图示如下:

image

// 进一步优化上面的 C 实现
首先 ①  可以改写成 x -= (x >> 1) & m1  /* 第一反应:卧槽,什么鬼?
* 二进制减法是 被减数 + 减数的相反数
*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按位取反 + 1,或者 "{高位按位取反}{100...0 保持不变}"
* “与上 m1,再取相反数”后,其模式为 "{11, 10} 11 {0}"(或 "全零",最简单故不提)
*
* 上述模式,中间的 "11" 对应原数中 "10" 或 "11":
*   11 + 10 = 101;11 + 11 = 110,特点是均有进位;此外,“1”计数正确。 
*
* 上述模式,“11” 左边,是 "11" 和 "10" 的重复:
* "11" 对应原数中的 "00" 或 "01": 11 + 00 + 1(进位)= 100; 11 + 01 + 1(进位)= 101
* "10" 对应原数中的 "10" 或 "11":10 + 10 + 1(进位)= 101; 10 + 11 + 1(进位)= 110
* 特点是总有进位;此外,“1”计数正确。
*/
 
其次 ③  可以写成 x = (x + (x >> 4)) & m4 /* 4bits 中的 “1” 计数,最多为 100
* 这样,在按 8bits 合计的过程中,即便没有掩去高位,也无溢出(最大 100 + 100 = 1000,还是 4bits)
*/
 
最后 ⑤  和 ⑥  可以写成 x = (x * h01_mask) >> 56 /* h01_mask = 0x0101010101010101
* h01_mask 二进制为 0000 0001 0000 0001 ...
* 二进制乘法,是一个“移位加”的过程,比如 y = 0010, y * 0101:
*   0000  # (0010 * 0) << 3
*   1000  # (0010 * 1) << 2
*   0000  # (0010 * 0) << 1
* + 0010  # (0010 * 1) << 0
* = 1010
*
* 故 x * h01_mask = x + x << 8 + x << 16 + x << 24 + x << 32 + x << 40 + x << 48 + x << 56
* 即逐步把每个 8bits 都移到“最高 8bits”,然后累加在“最高 8bits”。
* 比如:x + x << 8 是把“次高的 8bits”移至最高,累加在“最高 8bits”
*       ... + x << 56 是把“最低的 8bits”移至最高,累加在“最高 8bits”
* 另注意 8bits 累加不会溢出 8bits
*/
 
以上优化整理后,就成了:
int popcount_3(uint64_t x) {
⑦   x -= (x >> 1) & m1;
    x = (x & m2) + ((x >> 2) & m2);
    x = (x + (x >> 4)) & m4;
    x = (x * h01_mask) >> 56;
    return x;
}
 
 
// 若“1” 较为稀疏,则存在另一种优化实现:
int popcount_4(uint64_t x) {
    int count;
    for (count=0; x; count++)
        x &= x-1;
    return count;
}

/* 当最低位为 1,此时无需借位
    x &= x-1,仅计入一个“1”,同时 x 最低位清 0。
 * 当最低位为 0,此时需向高位借位,比如 x = ???? 1000; x-1 = ???? 0111;
    x &= x-1 之后,x 为 ???? 0000,由此可见该算法的效率
 */

    上述优化后的实现,popcount_3总共 12 条 算术指令,其中有 1 条乘法指令;popcount_4每个“1”用 3 条 算术指令 和 1 条 条件分支指令。作为对比,popcount_1总共有 24 条算术指令。

    最后,来个大综合。假设当前 CPU 不支持“POPCNT”指令, 但有 SSE2 指令。如何利用 SSE2 来最优实现?下面答案来自 Quora

  • 循环策略:
    1. 内层循环 10 次,每次处理 3 * 128bits 数据,借助变量 acc 累加到 ct
    2. 由上,内层循环完,处理掉 10 * 3 * 128bits 数据,即 30 * 8 * 16bits;故外层循环次数为:array_len / (30 * 8)
    3. 余下不足喂饱“内层循环”的,交由 popcount_3() 来处理。
  • 用到的 SSE2 指令简介:
    1. __m128i _mm_add_epi64(__m128i a, __m128i b)    将 a 的两个 64bits 与 b 对应 64bits 相加
    2. __m128i _mm_srli_epi64 (__m128i a, int count)      将 a 的两个 64bits 分别右移 count 位(头补 0)
    3. __m128i _mm_and_si128 (__m128i a, __m128i b)    128bits “与操作”
    4. __m128i _mm_sub_epi64 (__m128i a, __m128i b)    将 a 的两个 64bits 减去 b 对应 64bits
    5. __m128i _mm_setzero_si128 (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28bits 置 0
  • 下面来关注内层循环:
...
__uni128 acc.vi = _mm_setzero_si128();
for (sub_loop_iters = 0; sub_loop_iters < 10; sub_loop_iters++) {
    // count1:从数组取本轮循环的第一个 128bits
    // count2: 从数组取本轮循环的第二个 128bits
    // count3: 从数组取本轮循环的第三个 128bits
     
    // half1: count3 的偶数位(第零位算起)
    // half2: count3 的奇数位(并移位到偶数位)
    half1 =  _mm_and_si128(count3, m1);
    half2 = _mm_and_si128(_mm_srli_epi64(count3, 1), m1);
     
    // 同时对俩 64bits 做 `⑦  of popcount_3()`
    count1 = _mm_sub_epi64(count1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mm_and_si128(_mm_srli_epi64(count1, 1), m1));
    // 含义同上
    count2 = _mm_sub_epi64(count2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mm_and_si128(_mm_srli_epi64(count2, 1), m1));
     
    // count3 的偶数位 “1”,计入到 count1 对应 2bits
    count1 = _mm_add_epi64(count1, half1);
    // 类上。注意:累加无溢出,最大可能值恰好为 2bits 最大数值“11”
    count2 = _mm_add_epi64(count2, half2);
     
    // 老套路,见 ② 
    count1 = _mm_add_epi64(_mm_and_si128(count1, m2)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mm_and_si128(_mm_srli_epi64(count1, 2), m2));
    count2 = _mm_add_epi64(_mm_and_si128(count2, m2)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mm_and_si128(_mm_srli_epi64(count2, 2), m2));
    // 累加到 count1 上,注意累加前,每 4bits 最大可能值为“11 + 11 = 110”
    // 累加后,每 4bits 最大值为“110 + 110 = 1100”
    count1 = _mm_add_epi64(count1, count2);
     
    // 老套路,见 ③ ,但注意每 8bits 最大可能值现在是“1100 + 1100 = 11000”啦 
    count1 = _mm_add_epi64(_mm_and_si128(count1, m4)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mm_and_si128(_mm_srli_epi64(count1, 4), m4));
     
    // typedef union {
    //     __m128i vi;
    //     uint64_t u64[2];
    // } __uni128;
    acc.vi = _mm_add_epi64(acc.vi, count1);
    // 至此,才统计完每 8bits 的“1”数,没有最后汇总
}

// 10 轮循环完,每 8bits 最大可能值,现在是十进制的 240(8bits 最大表达数 255)
// 此处终于憋不住了。。。进行后续累加,不然溢出啦

// 老套路,见 ④ 
acc.vi = _mm_add_epi64(_mm_and_si128(acc.vi, m8)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_mm_and_si128(_mm_srli_epi64(acc.vi, 8), m8));
 
// cee1: 此处开始,我有个微小的优化,见文末
// 套路 ⑤  演化过来的,由于不担心溢出(一个 16bits 足够表达 “每 32bits 最大可能值:960”)
// 所以先加,再掩码
acc.vi = _mm_and_si128(_mm_add_epi64(acc.vi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mm_srli_epi64(acc.vi, 16))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m16);
 
// 套路 ⑥  演化过来
// 注意最后没掩码,这是因为 ct 是 32bits,强制转换中,高位自然抛弃
acc.vi = _mm_add_epi64(acc.vi, _mm_srli_epi64(acc.vi, 32));
 
// 咱是 128bits,故多一步“将俩 64bits 再合计”
// 强制转换,抛掉了高 32bits
ct += (uint32_t)(acc.u64[0] + acc.u64[1]);

    上述 SSE2 实现,末尾可以再做半步优化:

// 一个 16bits 足够表达 “每 128bits 最大可能值:128 * 30 = 3840”
acc.vi = _mm_add_epi64(acc.vi, _mm_srli_epi64(acc.vi, 16));
acc.vi = _mm_add_epi64(acc.vi, _mm_srli_epi64(acc.vi, 32));

ct += ((uint32_t)(acc.u64[0] + acc.u64[1])) & 0xffff;

// Net effect: 用一条算术指令代替一条 SSE2 指令。

    最后,上述优化并未考虑输入数组的 地址对齐 情况,在实践中还需考虑“升级到”最佳对齐(本例中为 128bit),如「汇编实战:龙芯处理器之 memcpy 优化」一文所展示的那样。


    10. What is the type of the packets exchanged to establish a TCP connection?

     著名的三次握手:C: SYN;S: SYN-ACK;C: ACK。顺便问一句,怎么终结 TCP 连接?四次握手,任意一方发 FIN,应答方 ACK,再发 FIN,一开始“挑事那方”最后 ACK。



Read Related:

Read Latest: